D01 20210602:成都 资阳市乐至县

早上六点多就起床准备出发。对于今天的骑行我是比较有信心的,毕竟从川藏线上回来的人,对于海拔400多米的平原是有很大的心理优势。

早上吃了两块披萨,车上有两个水壶位上装上了水。相信大成都一路上补给应该是随时随地级别的,所以没有带任何补给品。

我在不久前发现,其实我家门口的那条规划中的“五环路”就是G318,向西走是往西藏,向东走就是上海。国道线路在城市中间会变得很复杂,很多时候会有一个当地的名字,还会和其它的国道并线。比如我家门口的就是G318和G213并线。

但是今天出门我没有直接上G318,我知道如果按地图上显示的道路沿G318走的话,有很长一段在修路,所以决定选择一条相对好走的路线,经过太平镇,然后一直走到龙泉山下,翻过山后再沿G318前行。

七点不到,开始这次伟大的征程。骑了差不多个把小时到了太平镇,这个地方产草莓,但是在路边卖的并不见得便宜。太平镇也可收上龙泉山,有一个狮子堡观景台,几个月前开车去玩的时候还在修一个大型的,不知道是什么的设施。现在看来好象已经修得差不多了。

又骑了半个小时,开始从翻龙泉山,往事情景再浮现,这条路我应该在十年前骑过一次,当时是跟着某个骑行俱乐部一起的。这时候我才意识到,这个山不好过啊,因为当年我就是推上去的。

果然,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成了我的第一个震憾教育,虽然最高海拔才850米,上升不过400米,但由于山路起伏,实际骑行难度并不小。加上我长期没有锻炼,身材肥胖体能下降,这两个小时基本上把我体能消耗干净。更悲惨的是,我没有带任何补给,两瓶水早已经喝完,肚子里的两块披萨早已经灰飞烟灭。而龙泉山上,也许是因为改造成了森林公园的原因,根本没有任何补给。离垭口还差一两公里的时候,我几乎虚脱了。

所谓天无绝人之路,就在我半死不活推着车慢慢上坡时,突然出现一户农家,两个大姐和几个帮工正在搞收桃子。我立刻上前想买几个桃子吃。大姐很爽快,说送我几个吃,我一个快死的人当然不会讲什么客气,抓了两个桃子,在门口的水龙头冲洗了一下就啃,我发誓这是我此生吃过最鲜美的桃子。

大姐一边收拾桃子,一边发抖音,玩得还挻开心,对于累得半死的我表示很不以为然。待我休息好准备出发之际,她还让我带两个走,出于读书人的脸面我坚辞了,然后一路在骂自己。

两个桃子打底之后,龙泉山也就顺利骑完了,大约11点左右就到了山脚下的贾家镇,传统吃羊肉的地方,记得上次骑行也是中午在这吃的羊肉汤。象今天这样已经快饿掉半条命的情况下,这个羊肉汤是必须要吃的。

吃的是贾家健康羊肉汤(店的名字就是这个),吃了之后果然健康了。一人份的羊肉汤40元,可以选择肉多或者杂多,蘸料仅仅是辣椒面和盐,随汤附着美味泡菜和无限量供应米饭。才11点钟啊,但我一口气干掉了两大碗米饭,羊肉汤更是一滴没有剩。羊肉汤真是神奇的美味,我清楚地记得:骑川藏线的第一天,晚上8,9点左右到雅安,也是一碗羊肉继命。 这时,我对减肥计划产生了一丝怀疑,要知道平时我是不吃中午饭的。

今天天气不是很热,12点不到吃了羊肉汤,也就开始从贾家走上了正统的G318了。后面没有大的上坡,所以相对轻松。下午大约2点左右经过了简阳。

我这一次才搞清楚,简阳市,它是一个县级市,但它又不属于任何地级市,而是四川省的直辖的县级市。从2016年起由成都代管,所以简阳的车牌号还是川A。简阳历史上还被内江、资阳代管过,这么奇怪的行政区我是第一次知道。

简阳最出名的是羊肉汤了,成都人有冬至吃羊肉汤锅的习惯,到那一阵子,全成都有无数人跑在简阳来吃正宗的“简阳”羊肉汤。成都市区内的各种馆子也会挂出特供“简阳羊肉”的招牌。在我今天的体验来看,简阳羊肉(虽然贾家是属于双流的,但地理上离简阳更近)确实比我以前吃的黄甲羊肉要好吃很多啊(也有饿慌了的原因)。

简阳另外一个比较出名的是海底捞。做为中国文化,特别是四川文化输出到全球的重要象征之一,海底捞是诞生在简阳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。很久很久以前,我当时做一个项目,和一个北京的同事经过简阳,他很有兴趣地说起这是海底捞的发源地,而那时,成都还没有在成都这个火锅的红海开店。现在,成都已经有无数家海底捞了,比如我家对面就有一个,服务热情肉眼可见,在惨烈竞争的成都市场上也是每天排号的存在。海底捞一号店不在G318线上,我也没有特意绕道去瞻仰这个门店。

我骑车只是经过简阳市区,跨过了沱江大桥,沱江最终会汇入长江,也会到达终点上海。简阳市沱江边上修了很好的绿道,骑行很舒服。

下午的骑行没有大的上坡,但有不少起伏,这时候我体会到起伏路的威力了。这点和川藏线不一样。川藏线上经常是上午爬坡,累死累活到下午来一个爽下坡,然后住店,一天下来变速器都用不到几回。而象今天这样的起伏路,虽然看起来每一段的上坡路都不长,但累计起来,爬坡却往往会比川藏线上典型的一天要多很多。

当然,这些知识我在出发前是完全不知道的,所以预计比较轻松的下午也超出预期地困难了。靠买了两次冰淇淋补充能量,终于在下午七点左右到达了终点资阳市乐至县。

本以为第一天是轻松的一天,但找定住宿住下来时,我几乎已经累瘫了。迅速洗了澡,在床上躺了半个小时才缓过来。宾馆是在县城老城区的一个门洞里的多层层建筑,相对安静。根据地图上的报价和前台小妹讨价还价到80块。单人房间中规中矩,空调热水一应俱全。

极度的疲劳让人没有什么胃口了,但我还是决定出门转转。拖前沉重的脚步出门右转,就来到了乐至最热闹的老街上。似乎每一个小县城都有一整套老街,它们的名字一般都叫“东街”、“西街”、“南街”、“北街”。乐至县城也有这么一套老街,但显得特别古朴,想来是因为这些街道并不是直直地彼此交错,而是非常地蜿蜒迂回。

我本打算找当地排名最高的面馆去试一下的,看地图大约有1公里多。但出门没走两步,就脚步发飘,此时不补一点东西肯定是走不到的,于时就在一家冰粉铺子买了个西瓜冰粉。平时我是不屑于吃这种小女生的食物的,但今天会有一个大叔捧着一大碗包含西瓜、芋圆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混合冰粉在乐至的西街上游荡,又活过来了。 等我游荡到那家面店,他家正好收摊。也没有什么遗憾,因为冰粉太好吃了。随便在路边找了家面馆吃了二两面,并不好吃,我本不是喜欢吃面的人。

乐至,是作家李娟的老家,也许说是籍贯更为合适。她曾说过:

我在新疆出生,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也在新疆度过。但是,我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却留给了四川。这个烙印没法消除。比方说肠胃上的烙印,我至今还不习惯新疆的饮食。非常怀念家乡的味道。

李娟在作品中,甚少提到乐至,印象中她去找过她的中学老师。南方人物周刊2011的文章《李娟:贫脊仍可美丽》 ,吴虹飞曾经写过一些她在乐至的经历。

外婆把李娟接回了四川。祖孙仨一起生活在四川乐至县南亍一个天井里。 房子是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建筑,墙壁是竹篾编的,糊了薄薄一层泥巴,面积不过七八个平米。老外婆的床支在角落里,李娟和外婆睡的床则白天收起来,晚上才支开。 除了床以外,所有的家具是一只泡菜坛子、一只大木盆、一只陶炉,老外婆床下有几十个蜂窝煤球、十多斤劈柴,还有老外婆的木马桶,床边靠着她坐的竹椅,再旁边是一把小竹几、一只木柜子,此外还有一把板凳。 外婆一直拾破烂赚钱,凡能塞点东西的地方,都塞满了她从外面拾来的瓶瓶罐罐和纸头破布。 李娟没有户口。每当老师说“没有户口的站起来”,她就心怀巨大的不安站起来,孤零零地站起来,像是一个做了坏事的人。 上中学时,学校拒绝接收。80岁的外婆对老师努力地解释、哀求,四处奔走,到居委会开证明,到原校开介绍信,在学校一个劲儿地“磨”。老师很不耐烦:“老人家,这些我都晓得,但这个事莫来找我。”

我想她们大约是住在这样的一条街道里,房屋可能更为破败,但长长的榕树绿荫走廊应该是如此吧?李娟后来曾经回到过乐至,但没有写什么文章。最近倒是在四川绵阳广元一带玩得不亦乐乎。

乐至还是另外一个名人的故乡,陈毅。从G318进入乐至县时,会经过一个广场,有一个巨大的陈毅像,但当时天色已经暗了,我也累成了狗,没有仔细看。

当日花销: 贾家羊肉汤:40元,美味啊、 购买脉动:5元, 购买矿泉水:2元, 购买冰淇淋:1元, 购买冰淇淋:3元, 购买冰红茶:3元, 购买冰粉:7元 二两面条:8元 住宿:90元 合计约160元。 估计后续的行程中,每天的花销应该大体相当。